硬核研报


礼来减肥药正式在中国上市,向司美格鲁肽宣战

事件催化

2025年1月2日,礼来中国宣布穆峰达®(替尔泊肽注射液)正式在中国上市。

该产品将覆盖两项适应症:一是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接受二甲双胍或磺脲类药物治疗血糖仍控制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二是在控制饮食和增加运动基础上,肥胖或超重伴有至少一种体重相关并发症(例如高血压、血脂异常、高血糖、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心血管疾病等)。以上适应症分别于2024年5月和7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这一消息的公布,标志着礼来替尔泊肽正式在中国市场开启商业化进程。

什么是替尔泊肽

替尔泊肽,是一种GLP-1和GIP双受体激动剂,通过这两种激素的联合作用,可以明显增强胰岛素分泌、抑制餐后血糖上升、促进脂肪代谢、减少脂肪堆积、减缓胃排空、增加饱腹感,并通过影响大脑中控制食欲的区域减少进食欲望。

替尔泊肽疗效如何

在临床试验数据上,替尔泊肽在糖尿病上的疗效十分突出,血糖控制效果明显,并能显著减少对胰岛素治疗的依赖,部分患者甚至可以停止胰岛素治疗。在减重方面,患者在72周内的平均体重下降幅度为20.9%,部分患者体重下降幅度超过22.5%。

在同类药物里,替尔泊肽不但减重效果超过了市面上的其他GLP-1类药物(如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在减轻内脏脂肪、改善代谢指标方面也更为突出,同时带给人的副作用也更小。

市场有多大

《柳叶刀》于2024年11月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截止到2022年,全球约有8.28亿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据《财富商业洞察》报道,全球糖尿病药物市场规模2023年约为792.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增至1539.8亿美元,年均增长率为7.0%。其中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人数约为1.48亿,占全球成人糖尿病总数的18%,位列全球第2。在中国市场,2016年至2020年,中国糖尿病药物市场从470亿元增长至632亿元,年均增长率为7.7%。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2022年的数据,全球约有25亿成年人超重,其中约8.9亿人患有肥胖症,全球肥胖治疗市场规模约为150亿美元,预计未来将以10.0%的年均增长率增长。而在中国,超重人群有4.8亿人,肥胖人群超2亿人,中国抗肥胖药市场规模约为126.34亿元人民币,预计到2028年,中国抗肥胖药市场规模将达到288.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4.83%。

礼来的营收能力

根据礼来的2024三季度财报,在2024的前9个月里,销售额达到了315.1亿美元,相比2023年前9个月的247.7亿美元,同比增长27.2%。净利润61.8亿美元,净资产收益率为49.42%。

在315.1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替尔泊肽的销售额有110亿美元,占比35%。

同时,在315.1亿美元的总销售额中,在中国的销售额仅有12.3亿美元,占比3.9%,提升空间巨大!

逻辑1:

拓展中国市场,推动收入增长。

中国糖尿病患者以及肥胖超重人群人口数量多,市场规模大,需求量高。而在替尔泊肽被批准进入中国前,礼来在中国的销售额占比很低,可以预见,在中国正式销售后,礼来的销售业绩会因为中国市场而带来一波不小的增长。

逻辑2:

竞争优势突出,市场占有能力强。

目前,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是中国GLP-1类药物市场的主要领导者,约占据79.0%的市场份额。但作为司美格鲁肽的忠实粉丝的马斯克(Elon Musk)近日在社交平台X上透露,他已将减肥药物从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更换为礼来公司的替尔泊肽。马斯克表示,使用高剂量的司美格鲁肽曾导致他出现类似《辛普森一家》角色巴尼的放屁和打嗝等副作用,而替尔泊肽的副作用较少,且减肥效果更佳。替尔泊肽在美国也已经以生猛之势抢占了司美格鲁肽的市场。不难预见,在进入中国后,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替尔泊肽同样会轻易改变现有的市场格局,占领强势市场地位。

逻辑3:

创新药物层出不穷,长期投资价值很高。

除了替尔泊肽这样的高价值药物,礼来还在开发其他创新药物,比如用于治疗阿尔茨海默症的多纳单抗,2024年7月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成为近20年来第三款获批的阿尔茨海默症治疗药物。


  目录